找到相关内容7973篇,用时7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年龙父母《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五)

    值遇不顺因缘时 视为迷乱是为佛子行 这里面说的各种痛苦,就是我们见到的各种不快乐的境界。比如说看到的不是亲友而是敌人,或者是鬼啊、怪啊,或者自己见到一切不好看的色,不好听的音声等等令自己...

    年龙上师

    佛子行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15074184706.html
  • 譬喻----佛教的善巧与美妙

    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隐快乐……。”   ‘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5372285031.html
  • 黄金珠绳上的摩尼宝——历代多智钦仁波切事迹简介

    名为“丘额玛”,意为“狗儿妈”。此后,大家都管仁波切叫“狗儿妈”,这个有趣的名字陪伴仁波切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从小,龙洋仁波切就陆续被众多大善知识认证为仁增嘉利多杰仁波切的转世。认证仁波切的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5383585108.html
  • 跨越打扫过的希望门槛 洒下迎宾花絮——教宗谤法答辩录

    循环,在自身主体的问题与他人客体的问题之间徘徊。   在二元对立中,总有无休止、无意义地前后摇摆在负面与正面的感受与经验之中。如果负面的情势升起,就会说:“我觉得不快乐。”如果正面的情势升起,就会说:...质素的深度,一般凡夫的本性是非常机会主义的。这种世界观可以总成八大类:如果一个人可以很容易的心想事成,就会很快乐;如果一个人时时事与愿违,就会很不快乐。如果一个人在自己及周遭的环境都有一个很舒适的生活,...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5383785111.html
  • 无我——解脱的关键

    rdquo;。当然,不是说我们要像白痴一样,只知吃喝睡觉。但寻求快乐是人的本性,既然我们有思考能力,偏偏又因这种知觉能力带来烦恼,于是我们也会用这种能力来解除烦恼。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

    杨云唐

    修行|无我|解脱|我执|烦恼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08074986048.html
  • 宗教本质简论

    神的意志;追求至善是为了取悦于神,取悦于神是为了摆脱苦难,得到幸福,幸福的极限是生命的永存、快乐的永存,所谓超越,所谓终极关怀,不过是对这种极端幸福的追求,而追求这种极端的幸福,开始于苦难的摆脱和问题...

    李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230486330.html
  • 索达吉堪布:《解义慧剑释》讲记 第七课

    真正修行人,自己从内心当中真的非常羡慕这样的好修行人。所谓修行人一定不要贪著今世,这一点噶当派、萨迦派、宁玛派的教言当中都有,说是不贪著今世,所作所为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自己的快乐,而是为了众生、为了...

    索达吉堪布

    解义慧剑|二谛|窍诀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13445986465.html
  • 索达吉堪布:《解义慧剑释》讲记 第八课

    勿造诸恶业,凡愚乐不善,今生来世苦。这么一个只有四句的偈颂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自己和他人想获得快乐的话,千万不要造恶业,凡是造了不善业的人今生和来世都会受一定的痛苦。表面上看起来这一个偈颂真的是很简单的,可能...

    索达吉堪布

    解义慧剑|二谛|窍诀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20214786466.html
  • 心锽

    如火炽的苦,为什么如此呢?就因为前面有个物,不是患得,就是患失,是被物所引诱了。   有人说,我一生好古玩,岂不也是快乐心安,何必再求心安呢?此理本是不错,但不是究竟的。因为古玩是靠不往的,终有两个...

    仁知居士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3473086996.html
  • 从六师外道的考证而说到般若与业力

    按慧琳《音义》所释亦同。)  (9)日本木村泰贤《原始佛教思想论》——第三,阿夷多翅舍钦婆罗,为纯粹之唯物论者,谓人生仅为四大所合成,死後更无一物,人生之目的,要在快乐,排斥一切严肃的伦理,亦有谓此为...

    威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8101087105.html